“等了十年了,房子总算建好了,可产权证迟迟拿不到,这心啊一直悬着放不下。”宿州中心花园项目业主王女士的话语里满是积压多年的焦虑与无奈。位于宿州市淮海中路的中心花园项目,是2015年由宿州市德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商住项目。因经营不善,项目烂尾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直至2024 年才续建完成。然而,“房产已抵付他人”“规划不符”“核税受阻”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接踵而至,让661户群众陷入办证僵局,该项目也因此被列入 2025年“登记难”问题专项台账。
面对这桩跨度十年的“民生悬案”,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税务、房管等部门主动作为、协同攻坚,创新推出“334”工作法,精准拆解“民生方程式”中的堵点难点,最终成功啃下这块多年未解的“登记硬骨头”。
一、“三方置换”破僵局,架起安居“放心桥”
因开发商私下将41套已司法裁定抵付债权人的房屋重复销售,导致41户购房户面临“钱房两空”困境。良药治旧疾,为群众架通安居桥。宿州市为解决群众利益受损问题,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大胆提出“债权置换”方案,即遵循自愿原则,以临近安置房房源置换购房户的消费性购房债权,用政府性资产先行用于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没想到政府能拿出现成的安置房给我们置换,这下总算有了安稳家。”置换户李大爷的话道出了群众心声。法治解诉求,用闭环防隐患。为消除政府债务隐患,购房户、破产管理人与安置房建设单位签订三方债权置换协议,按市场评估价结清差价;同时明确安置房建设单位在破产程序中的依法优先受偿权,既全方位保障群众购房权益,又严格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形成“群众安心、资产安全”的权责闭环。创新疏堵点,凭担当破坚冰。针对置换流程中的堵点难题,多部门通过流程创新让置换之路更畅通,不动产登记部门首创以“三方置换协议”作为登记依据,替代原购房合同及备案手续;房管部门研究提出“商品房转安置房”差价核算办法,确保评估结果公允;税务局打破常规计税方式,以“评估价”替代“原购房价”计缴税费。通过多部门主动担当、协同发力,7月18日,置换房屋产权证已全部办理完成。
二、“三步靠前”解瓶颈,筑牢民生“暖心巢”
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宿州市通过多领域“接力”攻坚,创新“司法、程序、服务”三步靠前,成功破解登记瓶颈。司法靠前“定权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民事裁定方式对《交房方案》进行司法确认,从法律层面明确产权归属,同时逐户核实拆迁协议、购房合同等原始材料,精准出具《实际拆迁/销售房源情况表》,为后续登记工作提供权威的司法认定支撑;程序靠前“破瓶颈”,因该项目商业和住宅部分在一本规划许可证中,但商业部分至今未建设完成,不满足规划核实验收条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突破常规流程限制,在“住宅可先行核实”的政策基础上,创新提出“按户核实”工作方案,提请市规委会审议同意后,依据司法部门认定名单,直接按户出具规划认定意见,让符合条件的住户“不等整体、先办个人”;服务靠前“优体验”,因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对缺失材料、家庭人员变化等情况,实行“容缺受理+承诺补办”方式,由专班协调开发商、档案馆调取存档信息,并以“户”为基本单元,通过“一户一策”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家庭的具体需求中,确保登记最后一步“不卡壳”。
三、“四级调度”强机制,筑牢解题“合力网”
从窗口收集到市级统筹,宿州构建“四级调度”长效机制,让登记难题化解有路径、有力度、有实效。一线窗口当“前哨”。作为自然资源部确定的不动产登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试点市,集中整治“登记难”工作开展以来,宿州市充分发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第一触点”作用,将“办不成事”问题化解方式细分为“现场办”、“帮代办”、“研究办”等五大类,分别制定化解程序,确保“问题不积压、受理有方向”;领导小组做“研判”,对窗口提交的确属“登记难”事项,由同级自然资源部门“登记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开展综合研判,结合政策法规与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化解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提交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审议。工作专班转“协调”,针对需跨部门协作的登记难题,领导小组将化解方案同步移交市级工作专班,精准对接住建、税务等相关部门,遵循“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原则,明确职能分工与权责边界,实现问题“点对点” 转办、责任“实打实” 落实,打破部门壁垒造成的“梗阻”。政府会议强“调度”,为推动重大疑难问题彻底解决,宿州市强化市级统筹力度,将登记难题纳入政府决策视野,由市级领导亲自督办,2025年以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专题调度5次,聚焦堵点难点问题逐个破题;提请市规委会调度3次;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调度1次,以高位推动凝聚攻坚合力。
通过“窗口服务力、部门执行力、专班协同力、市级统筹力”的四级合力,中心花园项目661户居民产权证全部办理完成;7月底,全市涉及不动产“登记难”的 2291套房屋在全省率先实现“清零”,让登记难“问题清单”变成了群众的“幸福账单”。
“赴民急,如水火。”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办证,不止于“证书到手”的形式完成,更是对群众多年积郁的“沉疴旧疾”开展的彻底攻坚,对社会信任“堵点”实施的深度疏通,对群众安居“基石”的坚实筑牢。下一步,宿州市将持续健全完善日常化解和防范新增问题长效机制,以制度创新接轨民生诉求,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群众解难题、为人民办好证,用工作成效守护群众产权福祉,以实际行动践行“登记为民”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