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局动态

坚持“六统一”工作方法,高效完成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项目

发布日期:2025-04-08 10:11 来源: 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编辑:马静 阅读次数: 字号: 背景颜色:

宿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关于建设地面沉降监测网项目的工作部署,坚持“六统一”工作方法,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定制工作方案,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过程管控项目建设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属地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理论研究、地质环境灾害防治等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统一组织领导。按照市局组织实施,县区局协调服务的工作模式,突出技术引领、强化行政监督、聚焦项目管理、贯通组织协调、守牢纪律底线等方面科学合理组建工作专班,专班以党组书记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地勘科和技术支撑单位主要成员为专班核心力量,级逐层压实工作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制定工作举措、明确权利义务,提高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为高效推进项目进程建立组织体系。

二是统一谋划布局。先谋后行、谋定而动。我局围绕项目目标任务坚持统一谋划、科学谋划、系统谋划整体工作,细化工作环节,重点谋划工作计划制定、招标投标管理、合同签订和管理、项目实施管理、经费支出管理、风险管控、验收考核、项目审计等阶段的任务分解。围绕参建主体,统筹项目建设方、图纸设计方、项目监理方、任务承包方、工作监督方、项目验收方、项目审计方等相关工作主体,凝聚工作合力,明确工作职责和相互协调要求,取得乘数效应。围绕重点管理领域,从建设场地确定、项目质量控制、项目进度安排、项目资金监督到安全生产防控、职业健康环境管理、各类资料整理归档等落实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通过统一谋划布局,做到精心谋划工作内容、精准落实工作责任、精良管理工作成果,达到事半功倍功效,为项目实施推进起好头、谋好局。

三是统一建设标准。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积极向省厅请示对接,先后组织10余人次赴合肥、哈尔滨、南京等地参加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组织的地面沉降建设项目交流研讨会议、学习培训会议。组织20余人次参建主体赴阜阳、亳州、淮北等地实地参观项目阶段性建设成果。在理论学习与感观认识的基础上,同有关专家共同学习研究讨论项目设计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系统设置标准、数据平台建设标准、设备运行维护标准、场地布置标准、颜色与标牌制作标准、标段与标组验收标准等,推动项目建设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

四是统一体系实施。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充分竞争、招大引强,坚持目标牵引、考核导向,在市发改部门、市财政部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部门等多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分两个标段组织完成安徽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宿州市部分)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和开工建设工作。为确保项目有序实施,采取同步推进、流水施工、压茬验收等工作方法,坚持边协调场地边实施项目、边钻探钻进边检查检验、边解决困难边完善资料,克服夏季炎热和“贝碧嘉”台风造成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影响,经过3个月苦战,顺利完成项目主体钻探工作,累计完成投资4100余万元,建设7个地面沉降监测标组,共完成主体工程基岩标7座、分层标42座、孔隙水压力监测孔33座、地下水监测井40座、地面标7座、光纤孔1座建设任务,钻探累计进尺19000余米。

五是统一验收考核。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配套并重,在项目承包单位自验和监理单位初步验收的基础上,集中利用1个月时间,随机邀请省内领域专家,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和领导下,对地面沉降项目标组、标段开展综合验收工作。采取外业作业和内业作业相结合的方式,野外实测地下水监测孔孔深及水位埋深、孔隙水压力监测孔孔深、标组孔孔径及孔间距等,室内查阅施工单位原始班报表、单孔质量验收记录、标组标段竣工总结报告等,以及监理单位旁站记录、监理日志、监理例会和总结报告等,设计单位优化设计方案等相关材料。最后,高标准通过专家组验收,综合评定等级优良。

六是统一上图入库。巩固项目建设成果,完善项目地理信息,发挥项目数据支撑作用,拓展延伸项目价值功能。组织项目承包方对标组、标段占地面积、地理位置,各种监测孔的地理坐标、地面高程、孔深及其功能等各种数据进行测量标定,数字化、信息化,完善项目各要素信息,并纳入省自然资源厅统一管理平台,统一上图入库,为全省地面沉降监测网项目建设贡献宿州局力量。